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近期推行的「Mukhyamantri Majhi Ladki Bahin Yojana」(簡稱Ladki Bahin計畫)掀起了社會熱議,尤其是在選舉前後,成為輿論焦點。此計畫旨在透過資金補助幫助低收入女性改善生活條件,展現政府扶持弱勢群體的良好願景。然而,政策在實施過程中暴露出的諸多問題,尤其是不合資格受益者的廣泛存在,不僅讓政府財政承受重擔,也引發社會對政策制定與持續性的深層討論。
Ladki Bahin計畫於2024-25財年預算案中由馬哈拉施特拉邦前首席部長艾克納斯·辛德(Eknath Shinde)政府公布,隨即獲得時任財政部長阿吉特·帕瓦爾(Ajit Pawar)的大力支持。該計畫每月向年收入低於2.5萬盧比的女性發放1500至2100盧比不等的補助金,理論上是為了改善弱勢女性的生活品質,同時藉此拉攏選民,為執政黨在立法會選舉中建立穩固基礎。事實上,此方案迅速擴大受益人口,累計超過2.43億女性獲助,導致每月政府支出高達約3700億盧比,財政負擔急遽增加。這種勢如破竹的資金流動,看似照顧基層,實則為政府財政埋下沉重隱憂。
在資金快速發放的背後,資格審核的漏洞逐漸浮現。隨著深入盤點,政府於受助名單中發現至少五十萬名不合格者,當中涵蓋政府公務員、收入超標及已享有其他福利的個體,引發嚴重資源錯配的問題。女性與兒童發展部長阿迪蒂·塔特卡雷(Aditi Tatkare)公開承諾持續核查,以保障補助資金不被濫用。截至目前,超過4000名誤領者自願退還款項,並設立專門賬戶方便資金歸還。儘管如此,政府決定不追討過去已發放給不合格受益者的約900億盧比款項,這部分支出成為無法挽回的財政成本。清理行動若能徹底推行,估計每月可節省約300億盧比支出,這項措施獲得包括副首席部長阿吉特·帕瓦爾在內官員支持,視為維護財政健康的必需之舉。然而,此舉也讓約八十五萬名女性失去補助資格,另有十至十五萬名婦女亦有被剔除的風險。政策調整引來民眾和政界對審核標準公正性及透明度的質疑,擔心弱勢者會遭誤傷,反映出政策執行上的兩難。
Ladki Bahin計畫對馬哈拉施特拉邦公共財政帶來的壓力不容忽視。月耗數千億盧比的巨額支出使其他關鍵領域如基礎建設和公共服務經費被迫縮減。更令人擔憂的是,部分受益者濫領補助的現象依然存在,有人甚至以虛假資料申請多重補貼,讓公共資源的使用效率大受影響。針對公務員的不合格個案,已核實2652人不符資格,被要求退還約3.58億盧比不當領取資金。評論指出,雖然政府展現了扶持弱勢女性的決心,卻在目標設定及監督落實中出現明顯缺失,使得資源分配出現偏差。這不僅浪費公共財政,也可能削弱大眾對政府福利政策的信任度。未來引入大數據分析及跨部門信息共享機制,將是提升審核精準度及保障資金流向真正弱勢群體的關鍵。
總體而言,Ladki Bahin計畫以扶持弱勢女性為初衷,意圖促進社會福利提升,但政策在執行階段因審核漏洞導致不合格受益人數過多,造成龐大財政壓力與資金浪費。政府在持續清理不合格名單、提升補助發放準確性方面已有努力,然而不追討過去錯誤支出的做法也代表財政負擔難以完全解決。未來若能在嚴格資格審核與人性化關懷間取得平衡,並結合先進技術手段輔助管理,才能真正實現公共資源的公平與有效分配,促進馬哈拉施特拉邦社會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這是個大膽的社會實驗,同時也是一場財政與民意的拉鋸戰,最終誰能勝出,只能拭目以待。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