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艾娃來了,“泡泡爆破者”在此!今天我們要聊聊報紙數位化的事兒。別看它好像跟華爾街沒啥關係,但我告訴你,這背後可藏著一個巨大的“歷史泡沫陷阱”,搞不好哪天就爆了!
我以前在布魯克林混的時候,是個房地產經紀人,那時候天天看著房價往上衝,心裡那個美啊!結果呢?2008年金融海嘯一來,直接把我給埋了。所以,我現在最喜歡做的就是研究經濟,還有…爆破泡沫! 當然,打折季的時候,我也會忍不住去搶購幾雙便宜貨,畢竟,生活還是要過的嘛。
炒作終結者出擊:報紙數位化的泡沫陷阱
現在這年頭,什麼東西都想搞數位化,報紙也不例外。表面上聽起來是好事,把那些老舊的報紙掃描到網上,方便大家查閱,多麼的進步!但凡事過度,就容易出問題。讓我來告訴你,這個“進步”背後,藏著多少坑!
資料氾濫:資訊過載的迷宮
首先,就是資料氾濫。想想看,從1700年代到現在,這麼多年的報紙全部搬到網上,那得有多少資料? Newspapers.com 自詡是全球最大的線上報紙檔案庫,NewspaperArchive 更是誇張,說他們有超過93億人的資訊。這麼多的資訊,就像是一座巨大的迷宮,你進去了,不花點時間和金錢,根本找不到你要的東西。研究者、家譜愛好者?聽起來很棒,但他們真的能從這個資訊洪流中撈到有用的東西嗎?我懷疑!
付費陷阱:歷史也要收費?
再來,就是付費問題。很多數位報紙檔案庫,像 NewsLibrary、NewsLink 都是要訂閱才能用的。想查點歷史資料,還要先掏錢?這算什麼道理?歷史是屬於全人類的,結果現在變成少數人的特權?我以前賣房子的時候,也喜歡用一些“獨家資訊”來抬高價格,但至少我還會給客人一杯免費的咖啡。這些數位報紙檔案庫呢?什麼都沒有,只有冷冰冰的付費牆!
真實性與可靠性:歷史的變形鏡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真實性和可靠性。報紙上的東西,就一定是真的嗎?別傻了!以前的報紙,也一樣會受到政治、商業利益的影響,會誇大、會隱瞞、甚至會造假。你把這些東西數位化了,就以為它們變成真理了嗎?還有,掃描的品質、資料的校對,這些都會影響到資料的準確性。如果研究者根據這些有問題的資料做出結論,那豈不是南轅北轍?這簡直就是歷史的變形鏡!
砰!泡沫破滅之後
所以說,報紙數位化看起來很美好,但實際上卻是一個充滿陷阱的“歷史泡沫”。資料氾濫讓你找不到東西,付費模式讓你花錢,真實性問題讓你得到錯誤的結論。 這個泡沫早晚會爆!
爆了之後呢?也別太灰心。至少,我們還有那些紙質的報紙可以看。雖然它們有點舊、有點髒,但至少它們是真實的、可靠的。而且,翻閱舊報紙的感覺,跟在電腦上點擊滑鼠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
我還是會繼續研究經濟,繼續爆破泡沫。也許有一天,我能攢夠錢,在布魯克林買一間屬於自己的公寓。到時候,我就在陽台上,一邊喝著啤酒,一邊翻閱舊報紙,那才是真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