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各位聽好了!艾娃“泡泡爆破者”來了,今天我們要炸掉一個披著環保外衣的泡沫陷阱:碳信用額度代幣化,摩根大通領銜主演的區塊鏈大戲。

話說,華爾街那群精明的老狐狸,嗅覺靈敏得像清倉貨架上的我,一聞到“綠色”的味道,就開始蠢蠢欲動。摩根大通,這家銀行界的大哥大,竟然也開始玩起了區塊鏈,聲稱要用它來拯救地球,把碳信用額度變成閃閃發光的代幣。

沒門!別以為掛上區塊鏈,就能把劣質碳信用額度變成黃金。這背後的貓膩,可比我以前賣房子的時候遇到的黑心裝修工還多。

泡沫陷阱一:碳信用市場的“屎坑”

首先,讓我們先來扒一扒傳統碳信用市場的老底。這簡直就是一個大型的“屎坑”,充斥著碎片化、不透明和虛假信息。你想啊,一棵樹吸收了多少二氧化碳,誰說了算?中間商賺了多少差價,誰知道?更別提那些虛報瞞報、甚至根本不存在的“幽靈碳信用額度”,簡直就是一場大型的綠色洗錢遊戲。

而碳信用額度呢?它們代表的是移除或避免一噸二氧化碳的承諾,通常來自於林業或可再生能源項目。但問題是,這些承諾有多少是真正兌現的?又有多少只是為了騙取資金的空頭支票?

泡沫陷阱二:區塊鏈真的能讓碳信用額度變乾淨?

摩根大通說,區塊鏈技術能讓一切變得透明、安全、高效。每個碳信用額度代幣都會記錄在不可篡改的鏈上,追蹤溯源,防止欺詐。聽起來很美好,不是嗎?

但別忘了,區塊鏈只是一種技術,它本身並不能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如果輸入鏈上的數據就是假的,那再安全的鏈也沒有用。就像我買了雙打折的鞋子,即使掃描了防偽碼,也無法改變它材質差、容易壞的本質。

再說,區塊鏈的交易成本也不低。Gas費、交易手續費,加起來可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這會不會反而提高了碳信用額度的交易成本,讓那些真正想減排的企业望而却步?

泡沫陷阱三:摩根大通的真正意圖

所以,摩根大通為什麼要積極擁抱碳信用額度代幣化?真的是為了拯救地球嗎?

喲,別太天真了!華爾街的銀行家們可不是慈善家,他們都是逐利的鯊魚。碳信用額度代幣化,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塊新的肥肉,一個可以利用區塊鏈技術炒作的新概念。

他們可以透過交易碳信用額度代幣來賺取手續費,可以利用這些代幣來進行金融創新,甚至可以將這些代幣納入投資組合,吸引更多ESG基金的投資。

說白了,這就是一場資本的遊戲,而地球的未來,只是他們炒作的工具。

砰!

所以,下次你再聽到有人吹噓碳信用額度代幣化,別忘了艾娃“泡泡爆破者”的話:小心背後的泡沫陷阱!想拯救地球?先從拒絕購買清倉貨架上的假冒環保產品開始吧!

現在,我要去酒吧點一杯老式的威士忌,慶祝我成功炸掉了一個泡沫!乾杯!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Search

About

Lorem Ipsum has been the industrys standard dummy text ever since the 1500s, when an unknown prmontserrat took a galley of type and scrambled it to make a type specimen book.

Lorem Ipsum has been the industrys standard dummy text ever since the 1500s, when an unknown prmontserrat took a galley of type and scrambled it to make a type specimen book. It has survived not only five centuries, but also the leap into electronic typesetting, remaining essentially unchanged.

Categories

Tags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