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各位看官,艾娃又來了!想知道我今天瞄準哪個泡沫了嗎?這次可不是什麼科技新貴或加密貨幣,而是個更宏大的玩意兒:全球可持續發展議程,特別是那個聽起來高大上的“全球化學品環境管理框架”(GFC)。

各位也知道,人類作孽的能力一流,製造化學品的速度更是驚人。這些玩意兒要是沒管好,不僅地球受罪,連你我的肺都得遭殃。所以,搞個GFC來約束一下,聽起來挺靠譜的,對吧?

泡沫陷阱一:國際會議,永恆的迷宮

沒錯,聽起來很棒,但魔鬼藏在細節裡。這個GFC的第一步是什麼?開會!而且不是一次,是無數次。先是開放式工作組(OEWG),再來是國際化學品管理會議(ICCM)。這就像在布魯克林的街道上找一家好吃的披薩店,永遠走不到頭。會議的目的是什麼?制定工作計劃、審議預算草案… 聽起來像是永遠填不完的文件,還有永無止境的PPT簡報。

別忘了,這些會議的費用從哪裡來?各位納稅人的錢!這些錢如果能直接用於清理污染,那該多好?但沒辦法,國際會議就是個燒錢的無底洞,而且往往開完會,實際行動卻寥寥無幾。

泡沫陷阱二:可持續發展目標,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聯合國提出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聽起來像是個烏托邦式的夢想:消除貧困、改善教育、保護環境… 所有美好的詞彙都堆砌在一起,簡直像個聖誕節的購物清單。

問題是,誰來買單?世界銀行? 各個國家? 這些目標的實現需要天文數字般的資金,而現實是,各國的財政狀況都捉襟見肘。更別提有些國家根本不在乎環境保護,只想著快速發展,大撈一筆。

Local 2030倡議聽起來也很美妙,鼓勵大家分享經驗,推動SDGs的本地化。但實際情況往往是,地方政府為了短期的經濟利益,寧願犧牲環境,也不願配合SDGs的推廣。

泡沫陷阱三:環境教育,遲來的彌補

環境教育聽起來像是個亡羊補牢的辦法,希望通過教育來改變人們的觀念,從而保護環境。但各位,這需要時間!一代人、兩代人,甚至更長的時間。而地球的環境卻在以驚人的速度惡化。

等到我們的孩子們學會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地球可能已經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垃圾場。更何況,教育的內容往往流於形式,缺乏實際的行動指導。

砰!

說了這麼多,我並不是要完全否定GFC和SDGs的努力。只是想提醒各位,別被這些聽起來高大上的口號所迷惑。在泡沫破裂之前,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看清楚其中的問題,並積極尋求解決方案。畢竟,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而且我還想在紐約買間公寓呢!

別忘了,炒作終結者艾娃,下回再見!現在我要去撿便宜貨了,聽說清倉貨架上的鞋子不錯。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Search

About

Lorem Ipsum has been the industrys standard dummy text ever since the 1500s, when an unknown prmontserrat took a galley of type and scrambled it to make a type specimen book.

Lorem Ipsum has been the industrys standard dummy text ever since the 1500s, when an unknown prmontserrat took a galley of type and scrambled it to make a type specimen book. It has survived not only five centuries, but also the leap into electronic typesetting, remaining essentially unchanged.

Categories

Tags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