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我是艾娃,“泡泡爆破者”來了。你各位以為這世道一片歌舞昇平?沒門!今天我們要談談川普前總統那場關稅大戲,這齣戲碼可比百老匯的音樂劇還精彩,只是結局嘛,可能就沒那麼動聽了。
這老兄,大家都知道,是個標準的「美國優先」擁護者,一天到晚嚷嚷著貿易逆差,好像美國被全世界欺負了一樣。所以,他祭出了關稅這把大刀,想要逼著各國乖乖聽話,簽下他所謂的「公平貿易協議」。
川普的關稅策略:一場豪賭?
川普這套關稅策略,說穿了就是一種豪賭。他先是擺出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姿態,宣布要對所有國家課徵高達46%的關稅,然後給大家90天的時間來談判,想藉此嚇唬大家,讓他們主動讓步。
一開始,川普政府的確希望能夠徹底重塑全球貿易秩序,讓所有人都按照他的遊戲規則來玩。但現實是殘酷的,要一下子改變幾十年來形成的貿易格局,哪有那麼容易?於是,川普政府的策略也開始有所調整,從追求全面的貿易重塑,轉向與特定國家達成「小規模」貿易協議。
越南協議:小規模勝利?
就在7月9日的關稅截止日期逼近之際,川普政府宣布與越南達成了一項貿易協議。根據協議,美國將對進口自越南的商品徵收20%的關稅。雖然這個數字比最初的46%關稅有所降低,但仍然不低。
表面上看,這似乎是川普政府的一次勝利,至少避免了越南商品面臨更高關稅的風險。但實際上,這項協議的意義可能遠沒有川普政府宣傳的那麼重大。畢竟,20%的關稅仍然會對越南的出口造成一定的影響,而且這項協議是否真正能夠解決美國與越南之間的貿易不平衡問題,還有待觀察。
難以複製的成功?
與越南達成協議,並不能保證川普政府能夠在與其他國家的貿易談判中取得同樣的成功。事實上,川普本人就公開表示,他對與日本達成貿易協議的前景並不樂觀,甚至還批評日本的貿易政策「敗壞」。
更重要的是,川普政府還暗示,他們可能不會延長7月9日的關稅暫停期限。這意味著,如果未能與更多國家達成協議,美國可能會恢復對其商品徵收更高的關稅。如果真的走到這一步,那麼全球貿易體系將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
川普政府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或許可以被視為川普政府在追求貿易保護主義目標過程中,採取的一種戰略調整。但這項協議是否真的能夠解決美國的貿易問題,以及未來美國貿易政策的走向,仍然充滿變數。
砰! 這齣關稅鬧劇,究竟是虎頭蛇尾,還是另有玄機?各位看官,搬好凳子,準備好爆米花,好戲還在後頭呢!至於我,還是先去清倉貨架上看看有沒有便宜的鞋子可以撿吧,畢竟,爆破泡沫也是需要裝備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