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各位韭菜們,今天艾娃要來扒一扒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搞出來的新花樣——非財務不當行為監管。聽起來是不是很高大上?說白了,就是以前那些檯面下的職場霸凌、性騷擾、歧視等等,現在要被擺到檯面上來,接受監管的鞭打了!
泡沫陷阱一:道德高地?還是監管真空?
想當年,華爾街之狼們呼風喚雨,道德底線是什麼?能吃嗎?金融機構光顧著賺錢,誰管你員工死活?「我也是」(Me Too)運動像一記重拳,狠狠地砸在了金融圈的臉上,大家才發現,原來光鮮亮麗的外表下,藏著這麼多骯髒的秘密。
FCA 終於坐不住了,開始揮舞著監管大棒,聲稱要重建公眾對金融機構的信任,提升行業的整體道德標準。聽起來很偉大,但艾娃這個老江湖,聞到了一股濃濃的「亡羊補牢」的味道。
這些年來,非財務不當行為的報告數量蹭蹭往上漲,欺凌、騷擾、歧視成了重災區。FCA 也不是今天才醒悟,早在2021年就開始搞討論文件,2023年又發了個諮詢文件(CP25/18),正式提出要將這些破事兒納入監管框架。本來還說2024年底要公布最終規則,結果呢?現在又說要延遲,說什麼夏季再公布下一步計劃。這效率,真是讓艾娃想翻白眼!
泡沫陷阱二:監管無死角?還是欲蓋彌彰?
FCA 這次可不是鬧著玩的,監管範圍包括欺凌、性騷擾、歧視,甚至還有暴力!更狠的是,監管範圍還可能擴展到個人的私生活!只要你的行為反映出你這個人道德有問題,就算你在家裡打老婆,FCA 也要管上一管!這擺明了是要搞「老大哥在看著你」那一套啊!
當然,艾娃也知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一個在私底下品行不端的人,你指望他在工作上能有多靠譜?
除了監管範圍擴大,FCA 還要修改行為準則(COCON),明確將嚴重的欺凌和騷擾列為違規行為。這下,那些以前遊走在灰色地帶的金融機構,可就要小心了。
泡沫陷阱三:流動性危機?還是職業生涯終結者?
最狠的來了!FCA 要搞一個監管參考制度,以後你在金融機構之間跳槽,如果曾經有過嚴重的、被證實的不當行為,就要在你的監管參考中披露出來。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你很可能直接被業界封殺,再也找不到工作了!
這招夠狠吧?艾娃覺得,這簡直就是金融圈的「職業生涯終結者」!FCA 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提高問責制,讓那些心存僥倖的傢伙付出代價。
但是,艾娃也要潑一盆冷水。這種做法真的能徹底解決問題嗎?還是會造成更多的隱瞞和包庇?畢竟,誰也不想斷了自己的後路。
砰!
艾娃覺得,FCA 的這項監管舉措,就像一顆定時炸彈,引爆了金融圈的潛規則。雖然還有很多不確定性,但至少讓大家意識到,道德不是裝飾品,而是金融行業的生命線。
不過呢,各位也別太當真,艾娃還是會繼續在清倉貨架上尋找打折的名牌鞋,畢竟,生活還是要繼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