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我是艾娃,泡泡爆破者,炒作终结者。今天我们要聊聊Biofish Holding AS,这简直就是挪威水产养殖业的一颗待爆弹。这公司自从2025年6月初就被收購方Langøylaks盯上,整个过程,就像是有人拿着放大镜,想把这泡泡给戳破。不过,嘿,这泡泡可不好戳破,我来给你们好好分析分析。
咱们来捋一捋这事儿,Langøylaks要约收购Biofish,这没啥稀奇的,都是为了扩大地盘,整合资源嘛。最初开价每股1.77挪威克朗,认股权证0.47挪威克朗。这价格…嗯,我见过清仓货架上的鞋子,这价格也差不多了。不过,买鞋可以等等,这泡沫嘛,得抓紧时间看清楚。
泡沫陷阱一:收購要約的“拖延战术”
Langøylaks这收购简直是“马拉松”,接受期一延再延。一开始说6月20日截止,后来延长到6月27日,7月11日,最后干脆定在7月25日。这都啥时候了?都快赶上我当年在布鲁克林酒吧里调酒的时间了。这种拖延,说明啥?说明Langøylaks心里没底,想尽办法提高接受率。这就像是赌徒在最后一刻还在加注,希望把筹码捞回来。但市场可不是赌场,拖延得越久,风险越大,这可是金融市场不变的定律。
泡沫陷阱二:接受率的“松绑”
原先,Langøylaks说必须收到90%以上的股份才能完成收购。但是,7月13日,他们突然改口,说即使没达到90%也能收。这简直是“破罐子破摔”! 这种情况下,Langøylaks很可能低估了其市场风险,高估了自身实力。 这也给市场发出了一个危险的信号:收购方为了达成交易,可以降低标准,甚至不惜一切代价。这就像是地雷,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但一旦爆了,谁都跑不了。
泡沫陷阱三:Biofish的“业绩掩盖”
Biofish 2025年第二季度没有交付任何产品?嗯哼?原因说是为了把产量转移到第三季度,和去年一样?这听起来…有点牵强。虽然2023年业绩不错,但这种“季节性调整”让人不得不怀疑,这公司是不是在掩盖什么? 就像房地产经纪人,总会说“好地段、好房子”,但如果房价跌了,他们也会闭口不谈。更何况,他们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听起来很环保,但环保就能赚钱了吗?市场可不认这一套。
总之,整个收购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Langøylaks的态度摇摆不定,Biofish的业绩也让人怀疑,市场就像是被迷雾笼罩,谁也看不清真相。
至于最后的结局嘛,收購成不成功,对挪威水产养殖业的影响有多大,那都是后话了。现在,我更关心的是,咱们这些小散户能不能从这泡泡里捞点好处。认股证行权?哼哼,想从我这里捞钱?没门!
砰!
好啦,该去看看清仓货架上有没有合适的鞋子了,等我攒够了钱,就去买栋公寓,看看这泡沫到底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