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艾娃在此,泡泡爆破者是也。今天要來聊聊這個馬來西亞的區塊鏈週(MYBW),這東西,就像是市場裡那些炒作過度的科技股,政府搭台,資本進場,聽起來是個大泡沫,但老娘偏要把它戳破,看看裡面裝了啥。

首先,讓我們先來瞧瞧這MYBW是個啥玩意兒。這玩意兒,馬來西亞人把它捧成亞洲新興的區塊鏈中心,野心可不小。政府數位部長都出來站台,這陣仗,擺明了要把Web3融入國家經濟發展。2024年首辦,2025年又要捲土重來,地點就在吉隆坡,聽說還跟一堆國際知名Web3品牌合作。 聽起來像是一場盛大的科技派對,但問題是,這派對是真有料,還是只是泡沫吹起來響叮噹? 我得說,我這雙眼睛,在房地產崩盤時就練出來了,專門看穿這種虛假的繁榮。

泡沫陷阱,小心踩雷

別急,先來分析一下這MYBW背後的邏輯。

  • 政府背書,資金湧入的溫床? 沒錯,政府支持是個好東西,但它也可能是個巨大的陷阱。政府支持意味著資金,意味著炒作,意味著更容易吸引不明真相的韭菜進場。 馬來西亞政府數位經濟機構(MDEC)都跳出來合作了,這簡直就像房地產高峰時的開發商,到處喊著要蓋摩天大樓,結果呢? 砰!泡沫破滅,留下滿地爛攤子。 政府的參與,反而更應該警惕,因為這代表著權力介入,利益輸送,以及潛在的腐敗。
  • 國際合作,虛胖的壯膽? MYBW 積極與Polygon Labs、Aptos、Ronin這些國際品牌合作,還贊助台北區塊鏈週。 這種到處撒網的姿態,看起來很風光,但實際上,它很可能只是為了營造一種“國際化”的假象。 就像那些炒作的幣圈項目,號稱與全球頂級團隊合作,背後卻是空殼公司和騙局。 這種國際合作,更像是泡沫的催化劑,吸引更多的人進場,推高估值,直到泡沫爆破。
  • 技術狂歡,掩蓋真相的遮羞布? MYBW涵蓋了 DeFi、NFT、元宇宙等Web3技術應用,聽起來很酷炫。 側邊活動也在吉隆坡的 Bera Huddle – KL 舉辦,聽說還有 Token Marathon。 但仔細想想,這些技術真的能帶來實質的價值嗎? 還是只是資本炒作的工具? 我親眼見過房地產泡沫,那些華麗的豪宅,到最後只是一堆無人問津的空房。 Web3也是一樣,概念很新穎,但落地卻很難,泡沫成分太高。

小心「山寨幣季節」? 聽聽炒作終結者怎麼說

MYBW 也提到最近的「山寨幣季節」,提醒參與者注意風險。 喲,這話聽起來真諷刺。 提醒風險? 那你們幹嘛還辦活動? 炒作和風險,本來就是一體的兩面。 你們越是鼓吹,越是吸引人,風險就越高。 就像那些鼓吹買房就能發財的房地產經紀人,最後讓多少人血本無歸? 炒作的本質,就是用看似誘人的未來,掩蓋眼前的風險。 你們要真的想幫助韭菜,就應該直接告訴他們:Web3 泡沫很大,小心被割韭菜。

所以,這 MYBW 到底是什麼?

說實話,我對這種東西向來不抱期望。MYBW 看起來像是一個精心包裝的泡沫,政府、資本、技術,混在一起,準備收割一波。 當然,我也承認,也許真會有一些有價值的東西,但那就像在清倉貨架上找到一雙還不錯的鞋子,可遇不可求。 我還是得小心謹慎,因為我的目標是買一間公寓,不是被泡沫吞噬。

砰! 泡沫,總是會破滅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Search

About

Lorem Ipsum has been the industrys standard dummy text ever since the 1500s, when an unknown prmontserrat took a galley of type and scrambled it to make a type specimen book.

Lorem Ipsum has been the industrys standard dummy text ever since the 1500s, when an unknown prmontserrat took a galley of type and scrambled it to make a type specimen book. It has survived not only five centuries, but also the leap into electronic typesetting, remaining essentially unchanged.

Categories

Tags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