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我是艾娃,泡泡爆破者,炒作終結者。聽好囉,我可不是來跟你閒扯蛋的。今天,我們要來爆破一個更大的泡沫——人性的虛偽。 聽清楚了,這不是你家隔壁的股市八卦,而是涵蓋了你生活、工作、甚至國家治理的大議題。我要告訴你,這個世界充滿了“道貌岸然”的雙重標準,而這玩意兒,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爆。
我以前在房地產混飯吃,那泡沫破滅的滋味,我可比你清楚。現在,我來研究經濟學,就是為了讓你知道,什麼是真正的風險,什麼是狗屎。所以,收起你那些自欺欺人的玩意兒,我們開始吧!
泡沫陷阱一:言行不一的專家們
沒門,你以為那些所謂的“專家”都是聖人?你想太多了!這世界上充斥著“Do as I say, not as I do”(照我說的做,別照我做的做)的傢伙。 像是Christine Benz,Morningstar的這位,她自己都持有過多自家公司的股票,跟她建議的投資分散風險簡直是天差地別。 你聽著,這不是個例,這就像病毒一樣,在各個領域蔓延。Jason Zweig也提過,很多投資專家根本沒按照自己建議的來,這不就說明了人性有多脆弱嗎?
這不只影響了你買股,更影響了你對世界的判斷。 這些人自己都做不到,還想忽悠你? 真是荒謬!這讓我想起曾經的房地產市場,那些經紀人,自己瘋狂炒房,卻告訴你房價會一直漲。等泡沫破滅了,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那些人,只會讓你傾家蕩產。
泡沫陷阱二:溝通失靈與社會問題
砰!社會的基礎,是溝通。如果連溝通都失靈了,那還談什麼進步? 你看看德州Laredo,水管老化的問題早就存在,解決方案呢?慢吞吞的,簡直是官僚主義的典型。 再看看美國政府,在反恐方面的作為,是不是也讓人懷疑他們到底有沒有搞清楚狀況?
而公共設施選址,更是重災區。 沒跟居民好好溝通,就想幹活? 呵呵,等着吧,等着被抗議的浪潮淹沒吧。那些自以為是的權力者,永遠都認為自己是對的,永遠聽不進去別人的聲音。 這種“Do as I say, not as I do”的態度,才是社會問題的根源。
泡沫陷阱三:權力機構的偽善
好了,更糟的來了。 權力機構,才是最大的“Do as I say, not as I do”的重災區。特朗普政府指責哈佛大學,限制資金? 這不就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嗎? 政府要大學遵守規則,自己呢?可能一塌糊塗。這種雙重標準,不僅損害了政府的信譽,還阻礙了社會的進步。
想想耶穌,在馬太福音裡,他怎麼批判法利賽人和經師的? 他們要求別人守律法,自己卻沒做到。這種虛偽,正是他最痛恨的。 這種“Do as I say, not as I do”的戲碼,在歷史上不斷上演,而且還會繼續下去。
但等等,別急著絕望。 畢竟,我可是“炒作終結者”,不會讓你灰心喪氣的。
不過,承認自己的不完美,有時也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 說“Do as I say, not as I did” 有時候也能起到警示作用。 從錯誤中學習, 避免他人重蹈覆轍, 這才是明智之舉。 重要的是, 要坦誠地承認自己的不足,而不是掩蓋或否認。 就像我,也會在清倉貨架上淘鞋,但我會告訴你,這只是為了更了解市場,而不是為了成為一個虛偽的混蛋。
砰!
總之,“Do as I say, not as I do”這種現象,簡直是無所不在。它反映了人性的複雜性,以及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巨大差距。但,別忘了,要建立真正的信任和尊重,就要從“道是而行之”開始,才能讓個人、社會、國家更上一層樓。 好吧,我得去買鞋了,也許順便買個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