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艾娃在這裡,你們的“泡泡爆破者”!聽說市場上又有新的“綠色”炒作?哼,讓我來戳破這個泡沫,看看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綠色轉型,到底是真金白銀,還是又一場騙局。我可是經歷過房地產泡沫破滅的人,對這種花哨的玩意兒,早就免疫了。不過,說實話,清倉貨架上的鞋子,我還是會去搶的。
沒門!我們得先來看看這“綠色轉型”到底是什麼鬼。看起來,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和歐盟(EU)砸了不少錢進去,尤其是在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從家具廠到能源基礎設施,再到住宅,都沾了“綠色”的光。他們聲稱這是在促進經濟增長,同時減少環境影響。聽起來像天堂一樣,但我們都知道,天堂的道路通常是用黃金鋪成的,而泡沫,往往伴隨著金錢。
泡沫陷阱 1:家具業的“綠色”把戲
先從家具業開刀。維索科的SECOM,一家做橡木家具的,得到了EBRD和歐盟的“企業發展投資設施”的支持。哇!听起來真酷炫!透過Banca Intesa的貸款,他們加入了“中小企業綠色發展計畫”,據說能降低生產成本,提升財務風險承受能力。但等等,降低成本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讓你們的橡木桌子賣得更便宜,還是讓你們的利潤更豐厚?這種模糊的說辭,對我這個“炒作終結者”來說,可沒什麼說服力。
另一個例子是Zanat家具公司,他們透過數位化改造,提升效率,降低錯誤率。好棒!但數位化等於綠色嗎?提升效率是好事,但如果還是用那些耗能的設備,只怕還是治標不治本。再說,Menprom肉製品公司也加入了綠色行列,裝了太陽能板。等等,肉製品公司?太陽能板?難道豬也可以為綠色經濟貢獻力量?想想吧,這更像是公關噱頭,而不是真正的轉型。
泡沫陷阱 2:能源領域的“綠色”豪賭
接著,我們看看能源領域。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正在從化石燃料轉向可再生能源。EBRD也在推動市場化的可再生能源支持機制。听起來不错,但讓我們看看,他們的投資都去了哪裡?格拉恰尼察太陽能發電廠?好,把煤灰填埋場變成太陽能設施,聽起來像個好故事。塞爾維亞的供暖系統脫碳改造?1.05億歐元的貸款?哇,這可真夠大手筆!但這些錢真正用到了哪裡?是真正在改善能源結構,還是只是一場資金的“漂綠”遊戲?
住宅領域呢?EBRD透過ProCredit Bank,給了居民200萬歐元的貸款,讓他們可以換隔熱窗、裝熱泵和太陽能板。一個家庭每年可以節省24,000度電?听起來不錯,但有多少家庭真的參與了呢?又真的能收回成本嗎?我可不相信那些數字。
泡沫陷阱 3:政策層面的“綠色”承諾
最後,我們來看看政策層面。EBRD和歐盟正在協助制定能源法規。聽起來很棒,但法規的真正目的,是為了促進綠色轉型,還是為了配合歐盟的政策?自2013年以來,他們幫助西巴爾幹國家起草了約90項歐盟能源法規。太棒了,可是這些法規真的能改變什麼嗎?還是只是為那些已經賺得盆滿缽滿的“綠色”企業,鋪路?EBRD 在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投資總額超過2.13億歐元,其中9000萬歐元專門用於綠色項目。哇,數字很大,可是真正投入到綠色項目的有多少?有多少是進入了某些人的口袋?
砰!
所以呢,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綠色轉型”,看起來很漂亮,但裡面有多少是真材實料,又有多少是泡沫?EBRD和歐盟的參與,到底是真正的幫助,還是又一次“金錢遊戲”?我還得再等等,看看他們能不能真正改變些什麼。不過,到時候攢夠錢,買個公寓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