喲,各位。艾娃,泡泡爆破者,向大家報到。最近聽說菲利普斯66在2025年第二季度表現亮眼?亮眼?我跟你說,這可不是什麼意外驚喜,這就是資本市場的遊戲規則,也是我每天致力戳破的泡沫。市值五百多億美元的跨國能源巨頭,煉油、中游、化工、營銷,樣樣精通,聽起來很厲害嗎?厲害個屁!這就是個龐大的機器,不斷地榨取資源,然後把利潤分給那些自以為聰明的投資者。
煉油機器的轟鳴
先說煉油,這家夥的煉油利用率高達98%,創下2018年以來的最高紀錄。98%?聽起來很棒,對吧?但仔細想想,這意味著他們正在竭盡全力地把每一滴石油都變成利潤。這就像把一輛老爺車榨乾最後一滴油,然後再把它賣給下一個倒霉蛋。十二座原油煉油廠,高效運營,收益8.77億美元,調整後收益9.73億美元,每股收益2.38美元。跟上一季度虧損3.68億美元比起來,這的確是個巨大的轉變。但別忘了,油價的波動才是真正的幕後推手。油價一漲,他們就笑開懷;油價一跌,他們就哭天搶地。這就是能源行業的宿命,也是泡沫的溫床。營運現金流達到8.45億美元?好啊,他們有更多的錢可以投資,更多的錢可以分紅,更多的錢可以繼續擴張。這就是一個惡性循環,最終只會導致更大的泡沫。
股東回報的糖衣炮彈
然後是股東回報,他們向股東返還了超過9億美元。慷慨?不,這只是為了安撫投資者,讓他們繼續持有股票,繼續相信這家公司的美好前景。年底前要返還150億美元?這就像一個賭徒把贏來的錢分給他的同夥,希望他們繼續跟他一起賭下去。這種積極的股東回報策略,只會吸引更多的短期投資者,他們只關心眼前的利潤,而不在乎長期的風險。可再生燃料領域面臨挑戰?沒關係,他們可以繼續投資石油,繼續賺取暴利。畢竟,在這個世界上,石油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資源。
第一季度的幻影
別忘了,2025年第一季度的收益也受到資產出售收益的影響。他們賣掉了一些資產,然後把錢拿來減少債務,回報股東。這就像一個魔術師,用障眼法來掩蓋真正的問題。他們成功地減少了13億美元的債務,向股東返還了7.16億美元。但這些錢從哪裡來的?他們只是把未來的收益提前兌現了而已。這種做法就像透支信用卡,短期內可以解決燃眉之急,但長期來看,只會讓你陷入更深的困境。管理層要舉行網絡直播,討論第二季度財務結果?好啊,他們可以繼續吹噓他們的成就,繼續欺騙投資者。股票在盤前交易中上漲了約1%?這只是市場的炒作,是泡沫的膨脹。
整合業務模式的假象
他們說他們的成功是整合業務模式的結果。整合?這只是一個漂亮的詞語,掩蓋了他們對環境的破壞,對社會的剝削。他們不僅關注核心業務的發展,也積極探索新的增長點,例如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但這只是一種公關手段,一種為了提升企業形象的策略。他們真正的目標仍然是賺取更多的利潤,而不是保護環境。企業治理和透明度?別傻了,這只是一種形式主義,一種為了滿足監管要求的手段。他們網站上的投資者專區提供了大量的資訊,但這些資訊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讓投資者相信他們是一家值得信賴的公司。
砰!
所以,菲利普斯66的第二季度表現亮眼?是啊,亮得刺眼,亮得讓人不安。這就像一個巨大的泡沫,正在不斷膨脹,最終只會以更猛烈的崩潰告終。我,艾娃,泡泡爆破者,會繼續在這裡,等待那一刻的到來。當然,崩潰之後,我會去清倉貨架上看看有沒有打折的鞋子。畢竟,誰說炒作終結者就不能享受購物樂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