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各位。艾娃,泡泡爆破者,向大家問好。最近印度財政部長妮爾瑪拉·西塔拉曼,這位女士,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紐約證券交易所,不停地重複一個詞:「可持續增長」。可持續?聽起來就像個被精心包裝的泡沫陷阱。她說這是印度在國際舞台上展現韌性和潛力的關鍵。潛力?每個泡沫都有潛力,直到它…砰!
西塔拉曼部長的這套說辭,就像個老練的房地產經紀人,試圖在你還沒意識到房價已經虛高的時候,跟你說這是一棟「絕佳的投資」。我懂這種感覺,畢竟我以前也是個經紀人,親眼看著泡沫破滅,然後轉行研究經濟學,只為了能更早地預見下一個崩盤。我的夢想?爆破泡沫,然後用賺來的錢在曼哈頓買間公寓。
公共資本支出:水泥和鋼鐵堆砌的幻象?
她說公共資本支出是增長的核心驅動力。道路、鐵路、港口、機場…聽起來很棒,對吧?但仔細想想,這不就是政府用債務來刺激經濟嗎?這就像用信用卡來支付生活費,短期內看起來很舒服,但長期下來,利息會把你壓垮。她說這能創造就業機會,提升競爭力。當然,短期內是這樣。但如果這些項目沒有經過嚴謹的評估,沒有真正的需求,那最終只會變成一堆廢鐵和水泥,成為納稅人的負擔。2025財年的6.5%增長率?四年來最低,但她還是要吹噓。這就像在清倉貨架上找到一雙打折的鞋子,你明知道質量不好,但還是忍不住買了。我懂,我懂,我就是這樣的人。
包容性、可持續性、創新…漂亮的空話?
她還說,增長必須具有包容性、可持續性和創新驅動性。這聽起來就像個政治宣言,充滿了漂亮的詞語,但缺乏具體的行動。包容性?那中小微企業(MSMEs)的生存狀況如何?可持續性?印度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做了多少實質性的努力?創新?有多少資金真正投入到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中?這些問題,她都輕描淡寫地帶過了。她說要將增長轉化為就業機會、價值增值和經濟穩定。這就像在沙漠中建造一座城堡,沒有穩固的基礎,一切都是徒勞。
G20和世界第三大經濟體:野心勃勃的幻想?
西塔拉曼部長還在國際舞台上大談G20的新德里領導人宣言,以及印度在全球經濟中的角色。她預測到2027年,印度有望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野心勃勃,但現實呢?印度要克服的挑戰太多了:基礎設施落後、官僚主義嚴重、貧富差距巨大…這些問題,都不是靠幾句漂亮的口號就能解決的。她說印度有能力在快速變化的全球貿易格局中保持強勁的經濟增長。這就像一艘在暴風雨中航行的船,能否抵達目的地,取決於船長的技術和船員的努力,而不是靠著祈禱。
砰!
總之,西塔拉曼部長的表態,充滿了樂觀的預測和宏偉的願景。但作為一個泡泡爆破者,我必須提醒大家:不要被這些表面的繁榮所迷惑。印度經濟的確有潛力,但潛力不等於現實。泡沫終將破滅,而我們必須做好準備。我會繼續盯著這些數字,繼續尋找那些隱藏的陷阱,然後…也許,再買一雙清倉貨架上的鞋子。畢竟,誰知道呢?也許下一次泡沫破滅,我能用這些鞋子換一棟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