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各位,準備好迎接現實了嗎?最近美國耐用品訂單的數據,就像一杯加了太多冰塊的威士忌,看起來清爽,但融化速度很快。表面上,跌幅「低於預期」,市場歡呼雀躍,彷彿撿到一美元。但別傻了,這只不過是泡沫破裂前最後的喘息,是個陷阱,一個精心設計的「經濟喘息陷阱」。我,艾娃,泡泡爆破者,今天要來戳破它。
先說結論,耐用品訂單在下滑,而且下滑的趨勢是真實存在的。六月份的數據顯示,跌幅高達9.3%,這可不是個小數字,是自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最大的月度降幅。四月份也跌了6.3%。但市場卻在吹噓「不及預期」,彷彿這就能抹去經濟放緩的事實。這種情況,就像你買了一雙打折的鞋子,發現鞋底破了,還安慰自己說:「至少便宜啊!」沒門,便宜的爛鞋還不是爛鞋。
仔細看看數據,你會發現問題的癥結所在。飛機訂單大幅下降,這反映了航空業的投資意願正在消退。想想看,誰還敢在這個時候大手筆投資航空業?疫情的陰影還沒散去,地緣政治風險又在蠢蠢欲動。更重要的是,核心資本財訂單,也就是不包括飛機和國防的訂單,也意外下降。這意味著企業在設備投資方面仍然非常謹慎,他們在猶豫,在觀望,在等待。他們害怕投資,因為他們看不到明確的未來。這種謹慎態度,就像一個賭徒在輸了一大筆錢後,不敢再下注。
這種情況,並非偶然。想想過去幾年發生的事情:貿易戰、通貨膨脹、利率上升、地緣政治緊張… 企業每天都在面對各種不確定性。他們需要保護自己的利益,他們需要確保自己的投資能夠獲得回報。因此,他們選擇暫停投資,他們選擇等待更好的時機。這種等待,會導致經濟增長放緩,甚至可能引發衰退。
當然,有些人會說,三月份的數據顯示耐用品訂單上升了9.2%,這證明市場仍然充滿活力。但別被這種短期的反彈所迷惑。這種反彈,就像一個被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然後又落回地面。它只是暫時的,它無法改變整體趨勢。而且,五月份的大幅上漲16.5%,隨後又在六月份遭遇了顯著回落,這更清楚地顯示了經濟復甦的脆弱性。
現在,讓我們來談談那些「積極信號」。有人說,跌幅低於預期對美元是利好。這就像說,你得了感冒,但感冒的程度比預期的要輕。這有什麼好處?你仍然需要去看醫生,仍然需要休息,仍然需要吃藥。同樣,跌幅低於預期,也無法改變經濟放緩的事實。
更令人擔憂的是,一些企業的財報顯示,消費者產品的收入正在下降。這意味著消費者正在減少支出,他們正在節省錢,他們正在為未來的經濟衰退做準備。高於預期的失業救濟金申請數量和疲軟的建築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
總而言之,美國耐用品訂單的表現,就像一幅充滿矛盾的畫作。它既有希望,又有失望;既有活力,又有疲軟。但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希望是脆弱的,活力是短暫的。經濟正在放緩,衰退的風險正在增加。
砰!
所以,各位,別再相信那些虛假的樂觀情緒了。準備好迎接現實吧。我,艾娃,泡泡爆破者,已經預見了泡沫的破裂。當然,我還是會去清倉貨架上買幾雙打折的鞋子,畢竟,誰能抵擋一雙便宜的鞋子呢?但這並不代表我對經濟前景感到樂觀。這只不過是我的小癖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