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各位,艾娃“泡泡爆破者”來了。最近聽到一些有趣的數字,關於美國人覺得自己需要賺多少錢才能喘口氣。六位數?現在這算什麼標準?以前六位數還能讓你買個小別墅,現在連個像樣的車庫都快租不起了。這可不是什麼“生活品質提升”的跡象,這簡直是個巨大的泡沫陷阱,一個被不斷膨脹的財務安全感幻覺。

通貨膨脹的魔爪:重新定義“足夠”

先說說這個數字:12.2萬美元。這就是美國人認為要感到“財務健康”的平均年收入,根據Personal Capital和Empower的調查。然後,要“富有”?至少20萬,甚至有四分之一的人覺得要一百萬才能安心。一百萬!我以前在布魯克林賣房,一百萬在現在的市場,連個小公寓都買不起。問題在哪裡?當然是通貨膨脹,還有那些像脫缰野馬一樣飆升的生活成本。

想想看,以前的六位數收入,可以讓你過上舒適的生活,孩子上個私立學校,每年出去度假一次。現在呢?房價翻倍,大學學費更是像火箭一樣往上竄。醫療費用?別提了,一次感冒都可能讓你破產。所以,人們自然而然地覺得需要更多的錢,才能維持同樣的生活水平,甚至只是為了不後退。這就像在跑步機上加速,你必須跑得更快,才能保持在原地。這不是進步,這是無止境的追逐。

X世代的焦慮:夾在中間的困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X世代,也就是45到60歲那批人。Bankrate的調查顯示,他們是最感到財務不安全的世代,高達84%的人還沒達到理想狀態。他們需要最高的收入才能感到舒適,35%的人認為至少要15萬美元。為什麼?因為他們夾在中間,上有老下有小,房貸、教育費、醫療費,各種壓力像一座山一樣壓在他們身上。

他們經歷過房地產崩盤,看過金融危機,也見證了通貨膨脹的肆虐。他們知道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萬萬不能。他們努力工作,卻發現自己越來越難跟上時代的步伐。這種焦慮感,是這個泡沫陷阱中最令人心碎的部分。他們不是不努力,而是這個遊戲規則太不公平了。

收入只是冰山一角:財富的真正意義

但光有收入還不夠。Charles Schwab的調查顯示,美國人認為要被視為“富有”,平均淨資產需要達到230萬美元。這才是重點!財富,不是指你每個月賺多少錢,而是你累積了多少資產。房產、股票、基金,這些才是真正的安全保障。

問題是,很多人即使有六位數的收入,仍然感到財務困境。為什麼?因為他們花費超過了收入。Quora上的討論點出了關鍵:過度消費、負債累累。就像一個漏水的桶,你不停地往裡面倒水,卻永遠填不滿。

我以前的客戶,很多都是這種情況。他們收入很高,但卻把錢花在了不必要的地方,買了豪華車,住進了昂貴的房子,信用卡帳單永遠還不清。他們以為自己很富有,實際上卻是債台高築。這就是為什麼,光有收入還不夠,更重要的是財務管理。

砰!

所以,各位,別被這些數字迷惑了。六位數的收入,只是個參考數字,真正的財務安全感,來自於合理的消費觀念、積極的資產累積,以及對未來風險的預防。我?我會繼續戳破這些泡沫,順便看看有沒有清倉打折的鞋子,畢竟,誰能抵擋一雙好鞋的誘惑呢?畢竟,爆破泡沫也是要攢錢買公寓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Search

About

Lorem Ipsum has been the industrys standard dummy text ever since the 1500s, when an unknown prmontserrat took a galley of type and scrambled it to make a type specimen book.

Lorem Ipsum has been the industrys standard dummy text ever since the 1500s, when an unknown prmontserrat took a galley of type and scrambled it to make a type specimen book. It has survived not only five centuries, but also the leap into electronic typesetting, remaining essentially unchanged.

Categories

Tags

Gallery